top of page

《零偏見決斷法》避免偏狹框架

早前與兩位大學舊友飯聚,畢業廿載,方再碰面,席間言談甚歡。友人知小弟在金融界打滾,相詢是否應該買樓?

因看來看去,都跌不下,印鈔神力,無遠弗屆,所有資產,悉能力托。對賭多年,眼見樓價始終堅挺,不如投降,買樓了斷租客身份。

第一反應,是先探究其非錢銀因素:是否家中太座,已手執長鞭,不買便嚴刑侍候?或一哭二鬧三上吊?此乃重點,因樓是自住先行,不能單想回報。友人卻稱,租樓亦甚快活,只是看不會跌了,才心生買意。

不敢假扮地產專家,自己在樓市,每每判斷錯誤。只是由友人所問,帶出一種思維陷阱,就是凡考慮問題時,常常過快以「二元對決」式(binary selection)的框架,局限選擇。例如手頭有筆錢,便立即將決策跳到「香港樓,現在買?不買?」 很多有關決策的書藉,都會說明二元對決,容易產生思考盲點。

天地之大,選擇一定不只兩個。希思兄弟(Chip & Dan Heath)著作《零偏見決斷法》(Decisive),形容偏狹框架,是決策上的重大毛病。他們引述KPMG研究七百單併購案,超過八成不能創造價值。飽讀詩書、英明神武的高管,何解常常脫腳?皆因他們同樣經常過早局限選項,全員聚焦在「要不要」收購,而沒有擴增選項:「有無更好的方法?還可以做甚麼?」二元選項,加上非行動不可的天性,高價收購,多是必然。

回到上述問題,從自己的角度出發,小弟已有一層自住樓,若然有錢,再考慮是否置業,會將框架擴闊。友人糾纏於在香港買樓,還是繼續租,自己會加入不同選項,例如會否考慮在海外置業?

在海外置業理論上,有其好處:香港生活水平越來越高,尤記得金融海嘯前,吃一頓午飯不出三十元,現時卻隨時要五十元以上,已升一倍。樓價、租金更不在話下。香港的生活成本,可謂全球數一數二。有時去日本旅行,就算在東京、大阪,反而吃飯不用顧忌價錢;香港卻是上尋常的餐廳,價錢已像當地的高級料理。又如到優衣庫購物,日本店與本港店相比,扣稅後便宜三成。自己旅行時往往一口氣買入一年內要買的衣物,甚至西裝皮鞋,因為實在比香港划算,且質素更佳,即使要搬,也沒怨言。

自己想過,有日退休,便搬離香港,自住樓放租,租金便用來在海外租或供樓,也勉強足夠應付生活開支。其中一個潛在目標,是泰國清邁。自己未曾踏足,不過2014年到新加坡,參加《黑天鵝》作者塔雷伯的講座後,與聽眾有一茶聚。難得見到偶像,當然「二仔底死跟」。聚會間認識數位前投行banker,以往收入不菲,都相繼攜眷,搬到泰國定居,在清邁已夠安享餘生。他們均表示當地環境理想,看來是可行之選。

回說主題,平時思考,容易墜入二元對決,非A即B,其實世上還有BCDEFG可選。下次想問題時,發現自己在鑽牛角尖,不妨請教思路較闊的朋友,得出更多選項,不用痛苦地打困籠。

對《零偏見決斷法》有興趣?何不聯絡 開益書店,或有八折優惠

Featured Review
Tag Cloud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