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逆境自強系列—芬達發展史


按:善用手頭資源,逆境也能大放異彩

股市跌跌不休,連地上最強的美股,亦弱勢畢呈,難免令人洩氣。不過艱難時期,何必懷憂喪志,只要積極轉型,善用僅有資源,總有出路。如同可口可樂(KO,下簡稱可樂)旗下的汽水品牌芬達(Fanta),正是在絕境中發明,其後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汽水之一,為可樂帶來巨大收入。

早於1920年,可樂於法國建立首間歐洲廠房;1929年,進軍德國,其後德國人Max Keith成為可樂於該國的掌舵人。在他領導下,可樂德國急速壯大,成為國民飲品,上至納粹高層,下至普通平民,盡皆熱愛。

可惜好境不常,納粹狼子野心,妄想征服世界,引爆世界大戰。而德國可樂,仰賴美國提供獨家原料,方能生產,戰爭開始後,來自美國的供應捉襟見肘。1941年,日本偷襲珍珠港,美國全面參戰,美資公司撤出歐洲,德國亦沒收美資在德資產。雖然可樂德國獲准繼續獨立經營,但在盟軍禁運下,工廠亦無法生產唯一產品—可樂。

公司處境危在旦夕,如續停產,勢必倒閉,工人會失業,或被徵召上戰場;且戰時物資短缺,大部分生產汽水的原材料,都需配給。普通人或早已放棄,但Max Keith熱愛可樂,更甚於祖國,百般艱困,亦沒放棄生產。他與團隊運用僅有物資,研製新產品,最後靠混合蘋果纖維、甜菜糖、乳清(生產芝士的副產品)等廚餘中的廚餘,創出芬達,名字起源於德文Fantasie(幻想)。芬達一出,大受歡迎,而因為配給制度,食用糖供應短缺,芬達甚至成為日常下廚、烤蛋糕的調味料。

最後,盟軍攻入德國,納粹覆亡。軍人發現,在工廠受損下,Max Keith仍堅持生產,直至最後一刻。無可否認,Max Keith於戰時曾與納粹合作,但當時在德國經營,無可能不就範。可樂母公司翻查戰時文件,發現他承受極大壓力,堅拒加入納粹黨,並保留在德業務,令可樂得以迅速在歐洲復興。因此,戰後他獲委以重任,成為可樂歐洲負責人。

芬達於1955年,於意大利復產,當然是使用全新配方。其後暢銷全球,有過百種口味,由普通的水果味,到搞怪如蘑菇味,兼而有之。在泰國,甚至有人會以紅色芬達,用於拜神。

Featured Review
Tag Cloud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