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如何超越股神巴菲特?


小投資者心中,股神巴菲特和拍檔蒙格,乃當代完人,絕對理智,永不犯錯。但事實是否如此?

近日細閱《檢查表:不犯錯的秘密武器》(https://goo.gl/ETPufu),無意中發現了一段,股神鮮為人知的小失誤。

話說巴郡附屬公司Wesco Financial Corp,於2000年初,以現金3.86億美元,買入寇特家具(Cort Business Services)。整個九十年代,寇特業務亮麗,收益節節高升,故獲蒙格垂青。

收購結果,卻慘不忍睹:買入後翌年,公司稅後盈利,由3千3百萬美元(下同),跌至1千3百萬。2002年則暴跌至2.4百萬,兩年盈利倒退逾九成。

原來蒙格分析時,遠遠低估了景氣循環,對公司盈利的殺傷力。寇特大部份的新客戶,是剛起步的科網公司。科網熱潮退卻,客戶接連倒閉。蒙格也落落大方,承認見樹不見林,嚴重失算。

事實上,神級價值基金經理帕波萊( Mohnish Pabrai ),注意到巴菲特有些錯誤,會一犯再犯。有見及此,他羅列了幾十個價值投資者,研究個股時,常犯的錯誤,製成一張包含70個項目的檢查表(checklist),避免因疏忽大意,導致虧損。

另一基金經理麥克席恩(Michael Shearn),更是古道熱腸,寫成《投資檢查表:基金經理人的選股秘訣》一書,列出十大範疇共60個「檢查要點」,供進階投資者參考,提升決策質素。

閒話完畢,介紹一美國債券ETF。過去數年嚐盡iBond甜頭,港人對通脹掛鈎債券,並不陌生,可惜未見官方續推。美國也有同類國債,是為「美國國庫抗通脹證券」(Treasury Inflation-Protected Securities,簡稱TIPS)。TIPS的條款,比iBond更吸引:每支TIPS有固定票面息率,而本金則會每月一次,按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向上調整。

換言之,實收債息金額,會隨通脹水平,逐步提升;期末收回的本金,金額亦是經通脹調整,實際購買力按CPI計算不被蠶食。如此一來,於通脹期間,投資定息工具的弊病,即僅名義回報固定,債息、本金購買力不斷下降,問題一次過解決。

然而,TIPS不同iBond,並非單純是「年度盛事」,而是一大資產類別,數量、種類繁多,年期、票面息率不一,海外投資人實難從單一項目入手。最簡便的工具,會是iShares TIPS債券ETF(TIP),集中投資於美國本土TIPS,目標為抗衡中期通脹。

截至2/7/2018,該ETF持有38支TIPS,由於全為美國國債,評級一律為AAA。年期方面,按本金加權的平均到期年份,為8.37年;主要集中於7-10年(30.1%)、3-5年(14.93%)。截至2018年6月底,12個月往績息率為2.5%;按本金加權的孳息率為2.78%。

由於過去數年,美國通脹低企,故TIP的總回報相對平淡:截至31/5/2018,1年總回報0.64%、3年年均總回報1.37%、5年年均總回報0.75%。然而近月局面有變,因油價按年錄得巨大升幅,CPI升勢加速,TIP價格亦有所反映,趨近新高。

👉 👉 👉網上美股隊長 「美股入門班」 (總第19屆),現已招生: https://goo.gl/pQmiJM

Featured Review
Tag Cloud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