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美股隊長@信報】高手,高在識忍手

按:只集中操作虧損有限,而回報倍於虧損的投資,才是股海長存之道

最近在著名作家Seth Godin的博客,見到一則他轉載的小故事,煞是有趣,戲譯如下:二次大戰時,一「踞喀兵」為日軍所虜,後自緬甸南部的戰俘營逃脫。他途步穿越600英里的叢林,最終重獲自由。

整次逃亡,歷時五個月,途中他沒問過半個人,一來他在緬甸語言不通,二來誰是親日分子,不會鑿在額頭,只能逢人當賊辦,全程靠自己。他奇跡地沒有迷路,順利抵達印度(英軍控制區)。

己方竟有人「敵後縱橫六百里」,情報官自然如獲至寶,對其加以查問,希望得出有用資訊。踞喀兵確是臨危不亂,原來逃跑時還帶上地圖一張,途中經過的河流、分叉道,他全部一一記下,還稱靠一圖在手,才僥倖得脫。

情報官拿來一看,當場傻了眼,這可不是甚麼緬甸地圖,而是毫不相干的倫敦街道圖!

故事的微言大義,當然非為取笑當年戰爭英雄,文化水平較低,不諳英文;而是啟發自己思考,何以手拿一張廢紙,也能安全到埗?一定不是單靠運氣,而是做對(或沒做錯)一些事情。

首先是目標明確:友軍在哪?他能保持鎮定,想清楚是向北前赴印度,是成功的第一步。目標不清,胡亂打轉,就算是Rambo,也得力盡而亡。

其二是弄清方向:朝北而進,哪邊是北?Godin指踞喀兵雖手執廢圖,用指南針卻絕不馬虎,得以順利達陣。

其三是緊守原則,不與緬人接觸。踞喀兵大概比「黑天鵝」宗師塔雷伯,早半個世紀出生,但已深諳分辦upside/downside之道,問對了人,最多走少幾步冤枉路、吃上一頓好菜;一次失誤,就是五花大綁,刑場相見。Downside無限,即使upside吸引,也得忍口。

自己早前因籌備講座,重讀多位股壇大師經典,各人招式細節,或有相異,但求存心法,卻幾近一致。將上列三點倒轉排列,庶幾近矣:大師級作手,必有嚴格戒條,哪種市況絕不操作、哪種股票/資產絕不操作,任外間如何喧囂,都不會為小利所動,以免提早game-over,旅程結束。

而每位神級作手,例必有獨門「指南針」,分辨甚麼是「好」,甚麼是「不好」,例如炒動能的,股價向上就是好,向下就是不好;搏百倍、千倍回報的科技投資人,有這種潛力的對象就是好,沒有潛力的就是不好。譬如不動如山的公用股,可能適合求穩陣的投資人,對前兩者而言,卻絕對是「不好」,無需浪費時間兜兜轉轉。透過這兩大方向,眾大師得以專心一致,滾存財富,越過一個又一個的目標。

相比之下,精準的「地圖」-世界大事的發展、價格走勢的具體預測,一來並非必要,二來也不會存在。只集中操作虧損有限,而回報倍於虧損的投資,方為股海長存、長勝之道。

 
Featured Review
Tag Cloud

© 2023 by The Book Lover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Grey Facebook Icon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