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倍奉還的關鍵
*本文較深,初心者慎入
新年又至,元旦日,戰友聚首忘年會。杯觥交錯,笑聲此起彼落,全年辛勞盡消。
戰友A戰績,耀眼非常,回報逾4成,春風得意的他,酒過兩巡,豪氣比喬峰:「一年贏四成,七年贏十倍!」眾大喜,「十倍奉還!」之聲,響徹居酒屋。
席散道別,北風嘯,感微寒,忽想起達明一派的《今天應該很高興》。同一地,十月時,另一戰友B,劍傲中華,霸氣贏數倍。惜後樂極生悲,恆指急調2,000點,心態調整不及,慘敗被抬出場,閉關療傷中。戰友B缺席的忘年會,總覺失卻靈魂。臨睡前,發了一個message給戰友A:「加油!贈你一個字:『衡』,十倍奉還之要。」
商道之要:「財上平如水,人中直似衡」。衡者,平衡也,人一旦失衡,能力縱高無可高,必點石成「屎」。以一例說明:三國張飛,真萬人敵,但綜觀孔明出山前,多小勝而大敗。何解?一被敵人叫陣:「村野匹夫」,恆例大怒不已,失卻理性,武力無雙又如何?例必中伏,死戰得脫。以公式䦴釋:
預備迎戰⇒被罵「村野匹夫」⇒情緒由集中變憤怒⇒中伏⇒死戰得脫
用心理學術語表達,「村野匹夫」四字,會觸發(trigger)張飛,由集中轉變為憤怒的精神狀態(mental states),招致大敗。以投機為終身職業,一霎那光輝,抑或是如索羅斯般,長勝不敗,了解有甚麼事物,會觸發自己情緒暴走,實為關鍵。
據被《金融怪傑》一書訪問的沙普博士(Dr. Van K. Tharp)指出,交易員常見的情緒失衡例子:
* 研究股票及分析盤勢時,情緒最宜平靜(logic, common sense and non-emotional mental states)。如果接連大勝後,像足球員連中三元般興奮,分析必變得過分樂觀;
* 大浪淘沙,股皇已覓,只待善價買入時(即所謂stalking),宜保持耐性,一到預定價位,便毫不猶豫出手。但每多臨場生疑,臨時再審視劇本,坐失戰機。失手需要止蝕時,其理相同,但散戶能做到刀中不二、先斬不疑的,實如鳳毛麟角。
觸發交易員情緒失衡、失卻集中力,多為何事?交易教練史坦伯格(Brett Steenbarger),列出四個常見情境:
* 接連大勝後,過分樂觀,貪勝不知輸,失去警覺性;
* 手風不順,沮喪莫名,強行出手,望快速扭虧,泥足更深陷;
* 大敗不斷,信心全失,只見危險,不見機會,錯失良機;
* 按法則獲利後,股價續升,心有不甘,未再有買入訊號前,冒險再追。
史氏強調,成熟的交易員,在上述情境出現時,必能自警,暫時停止交易,調整情緒,冀快速恢復集中後,方重投戰場。
換句話說,提升到觸發情緒失衡事物的覺知,達至「如水似衡」的狀態,絕對是長炒長有、十倍奉還、屹立於巔峰不倒的關鍵。
P.S. 請支持拙作《投資名人堂》: https://goo.gl/sY1Sz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