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舊文重溫】你適合操作期權嗎?(2)

上集(http://on.fb.me/1DjTX06)講到,很多買慣股票的朋友,初試期權,做閒家無利可圖,改為做莊,踏上破產之路,這兩集會詳解因由。

很多期權新手,對理論一知半解,以為沽空期權(short call/short put)可以收「息」,其實那收入並非利息(interest)。利息是借錢予人的收入,借十萬元給人,五釐息,一年可收五千元,這種才是利息,是借方補償貸方,不能運用資金的代價。

但查實沽空期權所收卻非利息,而是期權金(premium),英文與保險金同義也。買人壽保險,保單上就可見premium此字眼。沽空期權,實際上是成為保險公司,賣保險予人,出了事便要賠償,與利息根本風馬牛不相及。

或曰:賣保險又何妨?保險公司可是大發其財,君不見甚麼宏利(945)、保誠(2378),家家風生水起。為何人家可以賣,我卻不可?問題是沽空期權的承保方法,跟普通保險,大異不同。譬如閣下買汽車保險,不幸被盗,有固定保額,賠償多少,遵從合約,早見分明。但沽空期權當作賣保險,承保金額是多少,卻無法預知。特別是單頭沽空期權(naked short options),難以推算最大損失,是無限風險的。

看似深奧,其實不難明白。以一近例說明:2015年四月,中港基金互認消息一出,港交所(388)股價彷如火箭飛升。有朋友買了港交所call,大賺五十個開。買中一方,固然身心舒暢,「威過威士忌」;可憐沽空一方,最初卻可能只收取一元期權金,卻要嘔五十元出來。試問沽空期權時,豈能想到原來損失會如此巨大?

期權世界,五十倍只是「入門級」,雖然並非常有,但較極端的例子,在早前The Invisible Hands書評中(http://on.fb.me/1VUorf9)已提過:金融海嘯前,很多人沽空CDS(Credit Default Swap,信用調期),性質類似期權,「期權金」只需數個基點,最後升到一千點、千五點,即是沽空者收入一元,倒輸過百倍。

這還未算歷史紀錄,最強一戰在《信報》寫過:《黑天鵝效應》作者塔雷伯,1987年股災時,他尚在投行當交易員。股災前外幣市場,死水一灘,上上落落。外幣、利率相關期權,異常便宜。塔雷伯大手買入這些價賤如泥的期權,豈料碰上股災。據其回憶,最大回報的期權,暴升67,000倍。即對家收了一千元期權金,67,000倍奉還,要輸六千七百萬。

真箇是「息即是兇,兇即是息」。不知道當年那個混人,將期權金翻譯成息,收息二字,令人誤以為沽期權,是等同持有現金般低風險行為,實際上卻是「賣無上限保險」的終極高風險行為。(順帶一提,銀行兜售的股票掛鉤票據(ELN),和當年「紅極一時」的迷債,實際上也是沽期權收期權金。「投資」ELN風險跟沽期權是一模一樣。市差,銀行基金賣不動,估計很快以收高息為幌子,向那些羊生羊太下手「剃毛割肉」了。)

說回甚麼人不適合操作期權,第二類就是慣常買賣股票,沒有買賣衍生工具經驗,純以沽空期權,當作「穩定收入」的朋友。他們出事,是根本低估了「賣保險」的風險,因為沽空期權在現實世界中,不存在對等或類似的例子。

若不從數學上理解這回事,難以憑本能想像兇險如斯。例如實體世界,買層樓來收租,最多是全數報銷,可能不幸失火、地震、海嘯被捲走等,變得一文不值,投資三百萬,便輸三百萬。期權卻不同,金額上可忽然倒欠十層樓,甚至一千層。現實世界中根本不可能,很多人腦海中難以形象化這般巨大的損失。

自己出事的朋友,故事均大同小異。他們只有買股票的經驗,只識揸股票,最喜歡股票上升,所以不喜歡沽call(看跌或牛皮才沽call)。況且股市向好時,也不重視這些收入,全神狂炒細股去也。可是當大市牛皮或開始有序緩跌時,細股乏力,炒股無利可圖,便常常找些貌似穩健的藍籌股,加以沽put(看升或牛皮才沽put)。

他們的心態是:沽put如在價外結算,便盡收期權金,妙不可言;不幸價內結算,既然是穩健藍籌,本來也喜歡,便先收期權金,再行接貨,降低買入成本價。表面看來很有道理,問題是貌似穩健的藍籌股,通常引伸波幅甚低,期權金金額少;加上朋友們實際上很怕死,不欲接貨,所以沽的都是價外期權(接貨的機會較低)。價外低引伸波幅期權,期權金太少,可是他們的內心自有其「穩定收入」的目標金額,唯一方法便是增加沽空張數,和沽遠期期權。

篇幅太長,下期繼續。

Featured Review
Tag Cloud
bottom of page